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了以“強科學發現之源、筑材料發明之基”為主題的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中國有色集團受邀參加。本次論壇正式發布“中央企業材料領域十大基礎科學問題”,中國有色集團提出的“超導材料組織性能調控機理”科學問題從各央企近百項問題中脫穎而出,成功上榜“十大基礎科學問題”,這不僅是對中國有色集團在超導材料研究領域多年深耕的高度認可,更標志著中國有色集團在推動材料領域基礎科學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方面,邁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一步。
超導材料作為現代科技發展的關鍵戰略性材料,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鈮和鈮鈦材料是超導工業的關鍵材料,具備很高的臨界磁場、臨界電流密度和應變容許特性,但其成相過程極為復雜,微觀結構和缺陷結構調控難度極大,嚴重制約了材料高場性能的調控和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國有色集團圍繞超導材料的前沿技術與關鍵科學問題,積極布局,深入開展研究。
近年來,中國有色集團旗下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校,針對超導鈮材存在的相似元素深度分離、間隙元素含量控制、射頻超導腔加速梯度提升等關鍵技術難題,開展了長達20年的協同攻關,成功突破超導鈮材料深度凈化、射頻超導腔高加速梯度等關鍵技術瓶頸,建成了全球唯一覆蓋超導鈮材料及射頻超導腔全產業鏈的研發制造基地,產品廣泛應用于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EUROXFEL)、美國稀有同位素束流裝置(FRIB)等多個國際重大科學裝置。
面向未來,中國有色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在超導材料領域的產業優勢與科研實力,持續加大在超導材料領域的研發投入,匯聚行業頂尖科研人才,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深入開展“超導材料組織性能調控機理”研究,為高性能超導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與技術保障。同時,中國有色集團將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解決行業重大科學問題為導向,在有色金屬新材料領域持續發力,開展更多前瞻性、戰略性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攻克更多“卡脖子”難題,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為我國從材料大國邁向材料強國貢獻“有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