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中國有色集團黨委召開會議,再學習再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央企有關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7·9”重要講話精神和2024年“7·29”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年期間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主席向中吉烏鐵路項目啟動儀式致賀信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8級地震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緊密結合集團公司工作實際,研究貫徹落實舉措,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國資委要求在集團公司落地見效。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文崗主持會議并講話,黨委班子成員出席會議并結合分管領域發言,總部各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是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須堅持再學習、再領會,常學常新、常思常進。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應對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活動,確保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能深刻理解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要建立健全學習貫徹和督促執行的長效機制,讓學習成果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會議要求,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落實國資委黨委各項要求,努力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要持續增強價值創造和盈利能力,按照“一增一穩四提升”總要求,結合行業形勢和市場條件變化,深化“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積極落實“提質增效十條”“增儲上產”等工作方案,深入開展科技強資源、科技賦能新材料、數智打造新質生產力等專項行動,切實為今年的工作開好局,為“十四五”收好官。
會議強調,要強化嚴的導向,聚焦國資委黨委第六巡視組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加大監督整改力度,推動用好巡視成果;要持續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拓展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要聚焦貫通協同,豐富黨委紀委溝通會商方式,深化落實“大監督”工作機制,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境外拓展、向基層延伸,常態化抓好整治基層“微腐敗”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問題。
會議要求,要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民主生活會前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要開展專門集中學習,常態化學習《黨章》《條例》,發揮紀律教育的約束與激勵作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紀律保障。要高標準開好年度民主生活會和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緊扣主題,抓好各環節,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確保取得實效。要務實抓好問題整改,統籌推進、持續推進,將 “當下改” 與 “長久立” 相結合,健全制度,鞏固整改成效。要建立督辦機制,壓實責任,跟蹤問效,堅決避免問題反復出現。
會議指出,中吉烏鐵路作為共建 “一帶一路” 合作標志性工程,充分展現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吸引力。要結合自身業務實際,深化政策研究、加大拓展力度,保持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推動集團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穩健發展。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切實增強防災減災工作的敏銳性和警覺性,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落實落細各項責任措施,全力防范化解各類自然災害風險。要密切關注企業所在地區災情預警信息,加強低溫冷凍雨雪極端天氣、重要時段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一旦發生災情險情,高效處置、應對有力,把因災損失降到最低。要聚焦地質災害易發多發部位,加強巡查防守,及時分析研判,補齊補強短板弱項,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切實打好防災減災主動仗。要立足極端情形,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應急預案完善和演練,做好災情救援預案、救援力量、救援物資、救援裝備、救援資金的充分準備,提升全員防災減災能力,防患于未然。集團各應急救援隊要按照所在地區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指揮調度安排,充分發揮人才、隊伍、裝備優勢,做好救災準備,隨時聽從調遣,積極承擔救援任務。
會議強調,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提升集團和各級企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質量,做好2025年學習重點內容策劃和學習計劃制定及落實。要牢牢把握“兩個主力軍”職責使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 “三大作用”,堅持結果和目標導向,集中力量優化改革舉措,加大統籌推進,確保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圓滿收官。
會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為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深入學習、貫徹。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六個如何始終”難題,標本兼治,健全制度體系,做到內容、對象、責任、制度全方位覆蓋;健全組織體系,解決基層黨建薄弱問題,落實好領導班子建設“五條標準”,確保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健全監督體系,暢通舉報渠道,深化 “大監督”機制,強化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